許玉林:推行績效考核有兩個重要的前提,一是目標,一是計劃。沒有目標就沒有計劃,就不可能推行考核。
績效考核是一個動態(tài)過程,叫做要什么考什么。人力資源部的工作要分解到一線經理人身上,考核由一線經理人做。人力資源部提供給一線經理人的是一張空表格,在這張表格中,對這個崗位的要求是什么就考核什么。考核不單是人力資源部的責任,而且是一線經理人的責任。結果是考核的最主要內容,但用結果反映員工的績效,一不公正,二不全面。比如有些企業(yè)把研發(fā)人員的收入與研究結果的收益結合起來,但是,研究結果的收益并不是研發(fā)人員來控制的。所以,考核重點應該是企業(yè)對每個工作崗位的具體要求。
在考核中,對行為態(tài)度的考核是難點,比如員工的努力程度、責任心、工作態(tài)度等。
考核中的動態(tài)內容對于不同的人,考核的重點應該不一樣。每個員工都應該有一張獨立的考核表,通過考核不斷提高員工的職業(yè)能力,改善其工作績效。
考核要做到六個確認:確認員工以往的工作;確認如何改進以往工作方法,以提高績效;確認員工存在哪些不足;確認如何改善員工的行為和能力;確認管理者和管理方法的有效性;確認和選擇更為有效的管理方式、方法。
管理是一門科學
記者:我注意到您在講績效時,運用了很多表格,不是說管理是一門藝術嗎?
許玉林:管理首先是一門科學,然后才是藝術。中國五千年管人的思想已經爐火純青了,但缺乏的是技術。每個企業(yè)都應該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和制度。
比如說新聞單位實行績效考核,記者分三類,稿子數(shù)量和質量都好;稿子少但質量好的;稿子多但質量一般的。這三類人都是新聞單位所需要的,因為報紙的版面不能開天窗,既需要深度報道的大稿件,也需要短消息。這樣,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。還有一些單位的技術人員做到了管理層,但有些優(yōu)秀的技術人員不適合做管理工作,那么,不僅管理者要引入年薪制,技術崗位上的技術人員也要如此。薪酬要支持制度。